GATE M 华之门广场顺利突破“正负零”
GATE M 华之门广场项目地下室结构回筑已进入收尾阶段,于9月26日全面完成“正负零”节点目标。这一重要进展标志着项目正式从地下基础施工转入地上主体结构建设阶段,为后续工程的推进、建筑形态的打造以及未来开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GATE M 华之门广场项目地下室结构回筑已进入收尾阶段,于9月26日全面完成“正负零”节点目标。这一重要进展标志着项目正式从地下基础施工转入地上主体结构建设阶段,为后续工程的推进、建筑形态的打造以及未来开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记得几年前,要是谁说自己在奉贤、青浦或四团工作,周围人多半会同情地问:“上班得花几个小时啊?”这些地方在过去可是“偏远”的代名词。
近日,在徐汇区华泾镇关港蓝湾片区党委引领下,片区党群服务中心联合街区平安联盟商户菜鸟驿站,正式启动“布谷少年寻‘泾’点”主题活动。本次活动以“小小快递员体验营”为核心载体,通过沉浸式实践,联动社区、学校、商户多方力量,为青少年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搭建了平台。
近日,在徐汇区华泾镇关港蓝湾片区党委引领下,片区党群服务中心联合街区平安联盟商户菜鸟驿站,正式启动“布谷少年寻‘泾’点”主题活动。本次活动以“小小快递员体验营”为核心载体,通过沉浸式实践,联动社区、学校、商户多方力量,为青少年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搭建了平台。
夏日灼灼,童心盎然。近日,华泾镇大桥社区成功举办了以“童心映夏 筑梦花开”为主题的2025年“连心桥·童花湾”牵牛花志愿者实践表彰会。活动旨在表彰在社区绿化实践中表现优异的志愿者小朋友,并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在他们心中播撒热爱自然、奉献社区的种子。
活动分为刑侦实验室及法治手工课两部分。刑侦实验室里,40余名在场学生化身为“小福尔摩斯”。活动以刑事案件为主体,让学生们模仿真实刑侦人员的工作流程,对模拟犯罪现场展开调查;向学生们讲解了基本的破案手法与技巧,介绍了现代刑侦中“福尔摩斯”们的破案法宝。现场气氛热
2025年6月19日是第十三届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上海市救助管理站联合徐汇区救助管理站,在上海南站、漕河泾、徐汇区救助站举办了以“织密救助网络,筑牢安全底线”为主题的系列“开放日”活动。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赵明出席活动。
在基层社区,噪音扰民的困扰、家庭遗产分配的纷争、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引发的利益冲突……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家长里短”,处理不当就可能演化为治安纠纷,对此,上海创新构建“三所联动”机制,通过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三方协同合作,将法治资源精准输送到社区的每一个角
徐汇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持续深化“多格合一”治理模式,创新推出“民情快办”机制,构建起“收集—处置—共治”全链条服务体系。截至今年5月末,全区12345热线工单量、初信初访量实现“双下降”,61个片区已建成26个实体化工作站,通过“线上+线下”精准触达民意、“
近日,2025年徐汇市民体育节第九套广播体操比赛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落幕。本次比赛吸引了全区12支队伍,近200名参赛选手参赛。
广播体操这一承载着数代人集体记忆的经典运动,自诞生以来便以其易学易记、老少皆宜的特性,深深扎根于大众生活,陪伴国人走过了70余载春秋。它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肢体活动,也是时代变迁中全民健身理念传承与发展的生动见证。
5月28日,由徐汇区委宣传部(区精神文明办)联合华泾镇主办的《强国复兴有我 绘就童真梦想》绘画作品展,在西岸自然艺术公园树篱学堂拉开帷幕。本次展览以艺术为载体,引导幼儿在创作中厚植家国情怀、激发创新活力,用色彩与线条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为迎接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5月22日,华泾镇科学技术协会围绕“狗狗多样性”主题,以狗狗为切入点,倡导绿色生活理念,在东湾大桥党群服务中心举办了一场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活动,吸引辖区居民参与。活动通过多元形式普及生物多样性知识,获得广泛好评。
华泾镇位于上海市徐汇区的西南角,东临黄浦江,西接徐汇区的核心城区,位于连接城市与乡村的过渡带上。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也使其在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华泾模式”。华东理工大学华东社会发展研究所总结这一模式是以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这种宣讲听得懂、记得住、有温度!” 徐汇区华泾镇大桥居民区居民王洁在聆听了先棉实践服务队演唱的红色经典歌曲后感慨,“没想到老歌里藏着这么多党史故事,回家要讲给女儿听。”